• 最新公告
  • 联系我们
  • 地址:湖北武汉三环科技园
  • 电话:159116031100
  • 传真:027-68834628
  • 邮箱:mmheng@foxmail.com
  • 当前所在位置:首页 - 流行MM装
  • 八军新式子弹会在体内碎裂日本兵回忆:感觉整个肩膀被挖走
  •   1940年,一则传闻开始在华北日军中悄悄:八军装备了一种新式子弹,它在飞行时发出恐怖的呼啸声,在打中人体后会在身体里碎裂,造成巨大的创面。

      的子弹,它由八军军工部自行生产,今天在“八军太行纪念馆”里还能看到实物。现存的边区造红圆弹

      比如,从“七七事变”到1938年7月这一年时间里,国共关系较好,因此八军获得弹药不仅及时,而且数量充足。

      我查到这样一组数据:1937年8月20日(此时红军尚未改编为八军),南京即向红军发放“七九步弹30万发,七九机弹20万发,驳壳弹20万发,迫击炮弹620枚,手榴弹1. 5万颗。”

      1939年,在陕甘宁边区附近不断制造摩擦,导致两党关系紧张。随后,蒋介石用断供来八军,他在1939年12月这样批示: “第八军未退出绥德开往河东以前,

      八军开赴敌后作战以来,战斗日趋频繁,由于失去了国民的弹药支持,部队的弹药逐渐紧缺。虽然当时各个部队的具体弹药储备情况不一样,但由于补给困难,所有部队的弹药都开始捉襟见肘。

      作为八军主力的115师,在平型关战役时弹药还算充裕。据时任686团团长的李天佑回忆,平型关战斗中每名战士领到了100多发子弹和两颗手榴弹,这对八军来说已经常豪华的配置了。

      在老爷庙战斗中,686团的战士们为了日军抢占老爷庙制高点,竟然打光了全部弹药,战斗之激烈,是国内战争中少见的,部队弹药供给马上感受到了压力。主力部队尚且如此,其他部队的情况可想而知。

      1941年1月,八军战士聂文魁只领到了5发子弹。在领子弹时连长还耐心嘱咐,要牢记“打”:

      抗战时期的日军步枪兵,携带一种从1897年就定型的“明治三十年式弹药盒”。它有两个前盒,一个后盒。前盒分两个仓,每仓存放15发子弹,一共可带30发,两个前盒总载弹60发。

      后盒是备用弹药,里边的子弹一般都是用油纸封着,底部有通气孔。一般情况下很少这个储备弹盒。后盒可以存放4个15发弹夹包,一共60发。

      算下来,日军一个步兵的标准携弹量是60(2前盒)+60(1后盒)+5(枪内)=125发。行军时,他们还会再多带60~80发子弹。

      这样每名士兵的携弹量就会达到200发,足够支撑两次战斗。而一个日军大正11式机枪组,总计携弹量大约450发。

      于是,日本兵在八军眼中就成了行走的弹药库,他们非常重视缴获敌人弹药来补充自己。一段时间里,“缴获”成了八军的主要补给来源。

      1940年以后,每个日本兵出动时携带的子弹数量都被严格,最多不超过40发。日军还严格控制伪军的弹药储备,防止八军从伪军那里获得弹药。

      八军要想达成以上两个条件,就要在速胜的同时,尽量少消耗自己的弹药。但1940年之后,想做到这一点变得非常难。

      1940年前后,鬼子开始在平原地区玩新花样——囚笼政策。他们在平原地区大城镇附近修筑碉堡,再用公把碉堡连接起来,

      ,以此来八军的活动。鬼子这样一搞,平原地区的八军,再以旅、团为单位活动就很不方便,只能以营为主进行作战。所以小仗打得多,大仗打得少,缴获也大幅下降。

      、黄土岭战斗以及大龙华战斗等。不过,这些战斗中八军虽然能缴获一定的弹药,但自身消耗也很大,以下有一组数据:

      由于前线弹药补充形势越来越严峻,在1938年10月的中央六届六次会议上,专提出了

      抗战时期的子弹壳,都采用黄铜制造。但在抗日根据地,既没有冶炼黄铜的能力,也没有足够的纯铜储备,所以无法生产子弹壳。

      ,也称“翻造子弹”。所谓复装弹,就是对旧弹壳进行修整,再重新装入火药和新底火,最后安装弹头制成的弹药。

      。制造一发复装弹,需要一个废旧弹壳、火药、一枚重新制造的弹头。然后进行清洗、整形,退火,看底火眼、上底火、装发射药、装弹头、紧弹壳、弹口及底火点虫胶漆、检验、过全弹样规、滚光等几十道工序。

      从1941年起,用过的弹壳成了八军的“战略物资”,各级领导都非常重视收集弹壳,也不断命令部队要

      这一时期,收集弹壳成了上到,下到各师、旅经常提到的问题。八军在极其繁重的战斗任务间隙,还要千方百计收集弹壳。

      八军的步枪手在转移阵地前,一定会仔细地将散落在周边的子弹壳收集起来,战斗结束后交给班长;机枪手因为要频繁变换阵地,因此在战斗中无暇搜集,不过在打扫战场时,其他战士会根据机枪手的回忆,帮助寻找弹壳。

      一次在临沂附近,115师686团设下了一个埋伏圈,准备伏击一支日军。但进入伏击圈的日军兵力超过预期,因此我军没能全歼敌军,只能迅速脱离战场。

      两天后,686团又专派出一支小部队,返回战场收集散落在那里的弹壳。最后,400多枚弹壳被全部找到,交给了上级。

      一些战士在战斗中发现,为了不让八军捡走弹壳,鬼子竟然也开始捡弹壳了;日军机枪手还在抛壳窗外罩上了一个布袋,把机枪抛出的弹壳一粒不剩全部带走。由此可见日军的狡猾和眼线之多。

      部队搜集来的弹壳,都被送到子弹厂。这里有一些生产复装弹的加工机械,可以大幅提升生产效率。据当时参与复装弹生产的沈丁祥回忆:

      除了在工厂大规模生产,八军还成立了复装枪弹小分队,他们携带成品弹头和简单工具跟随作战部队行动,

      ,直接供部队使用。很快,八军的子弹厂扩大到了两家。到了1943 年,单在晋察冀兵工厂,复装子弹数量就达100 余万发。抗战期间各兵工厂所生产的700多万发子弹中,大部分都是复装子弹。

      中国作为火药的故乡,民间就能生产。事实上,根据地造子弹最初使用的就是老百姓土造的“黑火药”。

      据军工人员回忆,这种装有黑火药的子弹在发射后,会产生浓烈的黑烟弥漫在战士周围,黑烟不但严重影响瞄准,还会射击,引来敌人的火力。

      就成了迫在眉睫的任务。起初,军工人员获取无烟火药的方法是,拆解日军炮弹的发射药筒,取出装填在药筒内的无烟火药条,再将火药条剪碎,装填进子弹壳。

      不过这种方法很快就被放弃了。八军缴获的发射药筒本来就有限,一部分还要给炮兵使用;而且拆解药桶还有巨大的性。

      决定,自行制造无烟火药。1940年1月,在省唐县的一座村落里,八军晋察冀军工部在这里搭起了

      从1940年8月起,八军已经能够批量生产硝酸和硫酸。晋察冀军区工业部技术研究室的三名同志,用自产的原料成功研制出了无烟火药,并很快被推广到其他根据地。

      到1942年,已经有两个根据地成功生产出了浓硫酸,并随即制造出了无烟火药,他们还在此基础上制造了不同种类的其他火药。

      一颗全新的日制6.5毫米步枪弹,弹头内装铅芯,外包铜制被甲。弹头的结构是在坚硬的铅制内芯外,再包裹一层柔软的铜皮。复装弹的弹头结构也是这样。

      前文说过,八军本来就非常缺铜,而且也没有能力自己冶炼。要想制造弹头只能回收含铜的旧金属。他们发现,

      军工人员先把收集到的光绪铜元进行挤压和敲打,制造出类似试管一样的铜制器皿,然后再往里灌入融化后的铅液,封口后就成了一枚弹头。

      生产铜元弹头时,工人经常忙活半天也生产不了多少。技术人员于是想到了用骡马作为动力,驱动冲压机铜元。经过试验,这个办法取得了成功。用这种土办法的原材料,表面会出现很多细微裂缝,制成后的弹头表面也会保留这些裂缝。这些裂缝无法清除,只能在简单打磨处理后,交付部队使用,后来被人们称为“边区造”或者“红圆头”。

      红圆弹在发射后高速飞行时,空气会从缝隙灌入,产生刺耳的呼啸声。高速空气还会导致铜皮部分剥落,露出铅芯。

      因此,当红圆头弹进入人体后,开裂的铜皮在阻力下会碎成大量破片,铅芯也被挤出,在体内翻滚,很像达姆弹。所以,它造成的创口也远比普通子弹大得多,给鬼子兵带来了严重的心理阴影。

      这就是前文所说的、被鬼子兵称为“要命的红圆头”子弹的来历。它实际上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出现的特殊型号,是一种应急产品;但它也是中民顽强抗战、不畏强敌的缩影。

      对八军来说,弹药短缺始终是抗战时期挥之不去的痛。虽然根据地兵工厂的产能不断扩大,但毕竟不是机械化大生产,因此产能始终不足。

      是早期八军弹药来源的主要途径;当国民停止发放弹药后,八军因为战场,缴获也越来越少,在1941-1942年度陷入缺乏弹药的困境之中。在困难中,红色军工自力更生,想尽办法生产自造子弹,让自造弹药的占比越来越高。到了抗日战争中后期,各根据地的弹药生产相对进入正轨,

      从1943年开始,尽管依然受原料的制约,但八军兵工厂仍然在困难中,给部队提供了宝贵的弹药支持。

      ,为领导的游击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,也为新中事工业创业打下了的基础,给当下的现代化军工企业注入了红色基因。在抵抗外敌的艰苦条件下,人民军工一步一个脚印,走出了自己的光荣之。